癜风医院 https://m.familydoctor.com.cn/yyk/2831/国医大师路志正说:“湿非一病、百病兼之”
比如说风湿性关节炎、湿疹、包括某些头痛、眩晕、失眠、高血脂、冠心病、中暑、带下、痛风、泄泻、中风、高血压等等都与湿邪有关。
1
寒湿过重为万病之源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最怕湿邪。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寒湿
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
湿热
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
风湿
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2
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而同时他们又常常会因为湿气重而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这样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一系列的重症。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口腔症状比较明显,舌苔白厚。可能与你的情志不畅、劳倦过度或吃的多(喜肥甘厚味、凉食)、贪凉等等有关。
肠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肤起疹子、雀斑加重这五种症状,是体内湿气过重的最典型表现。
痛、腰痛
年纪大了有腰痛情况的人很多,有的说“我年轻的时候受过伤”,有的说“我肾虚!”。
其实您的腰疼并不是腰椎损伤,也不是肾虚,而是肾着腰疼。这个问题和腰椎损伤的区别在于:
重:犹如腰间缠绕五千铜钱般沉重。
困:转侧不利,长时间不动则病情加重。
酸:并非运动后的肌肉酸胀,活动后症状减轻。
凉:腰间冒凉气,热敷后症状减轻。
路志正教授办法:宣木瓜10克代茶饮。
臭口中痰多、异味
湿气表现在嘴巴里面就是痰,这痰不是呼吸道上来的。
轻的:口腔中的粘腻不爽的感觉,口角拉粘。
重的:吐出的所有和痰一样的粘稠物,都叫做痰。
比如一部分的脑部疾病,或者癫痫的患者。发作时,口中吐出粘稠粘液。脑中风发作时,喉中痰鸣如拉锯。
办法:茵陈大枣水(茵陈蒿30克,红枣10枚。)
制法:将红枣掰碎,与茵陈共入锅中,加水毫升,煎至毫升。分1~2次食枣、喝汤。
堵、便秘
如果湿邪在脾的表现为便秘:大便粘滞不爽,欲便不尽,质地不干,排便时间长,许多达半小时以上。
方法:莱菔散(炒莱菔5两,豆腐皮5两,川贝母3钱,冰糖2两半,白糖2两半,白果仁3钱。)
制法:将莱菔子、豆腐皮、川贝母、白果仁4味用砂锅焙干,为细面,过绢罗,再将冰糖研细同白糖入药拌匀。
用量:每服2钱,早晚开水送下。
3
自我诊断体内是否有湿的方法
1、起床时:看感觉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觉得特别疲劳,头发昏,打不起精神来,或是像穿了件湿衣服一样,浑身不清爽,人也懒得动,那么可以肯定你体内有湿了。
2、如厕时: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观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马桶上了,一箱水还冲不净。不方便观察马桶的,也可以观察手纸,正常的话一两张纸就够了,如果三五张纸反复擦也擦不净,(这就是问诊单上为什么要问大便的原因)也说明体内有湿了。
大便的颜色和形状也可以帮助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正常的大便是金黄色香蕉形的,但现在很少有人是这种健康的大便。体内有湿的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这是脾虚的重要标志,很多人都有)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时间长了,宿便产生的毒素积留在体内,则百病丛生。
3、洗漱时:看舌苔
上完厕所后我们通常就开始洗漱了,刷牙前我们不妨抽出几秒钟,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舌头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们身体状况的。
健康的舌淡红而润泽,舌面有一层舌苔,薄白而清静,干湿适中,不滑不燥。如果舌头达不到这些指标,那说明身体机能已经出现问题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4
祛除湿气,首选艾灸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如何对付湿邪,祛除湿邪呢? 在这个潮湿的季节,用传统的艾灸疗法祛除体内湿气效果最理想,可以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
《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这里所说的“真气”就是我们常说的阳气;中医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唯有艾灸这种方法具有增强、提高和复原人体自愈力的能力,对春季除湿邪更是有它法所无法替代的良效。
艾灸方法:悬灸
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治疗或保健的穴位,距离皮肤3-5厘米左右。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
1、百会穴
该穴若受湿气入侵,则容易导致头痛头胀,出现头晕,脑袋也有如戴帽一般的沉重感。刺激该穴位能帮助理顺行气,消除积滞,还可健脑宁神。点燃艾条,以旋灸法对准百会穴,顺时针逐圈向周围旋灸(9圈)至发际处,在逆时针逐渐划圈汇至百会,此为一次,共做8次。每天灸一次,每次5-10分钟。
2、曲池穴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清热、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每天灸1次,每次10-15分钟。
3、合谷穴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4、中脘、神阙(肚脐孔):
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脾胃不适、腹胀、大便粘腻,女性还容易引发妇科炎症如白带增多、经血不畅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为主,刺激神阙穴有助于健脾祛湿、强身健体。
顺时针揉动腹部,也可点燃艾炷来灸熏穴位;或者涂抹艾草精油于腹部后用热水袋温敷;或使用艾盒,将其点燃后固定在腹部20分钟,注意温度不要太烫。
5、阳陵泉、阴陵泉
脾经的重要穴位。和消化密切相关的两条经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分别循行和相交于足大趾
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
阴陵泉。阴,水也。陵,土丘也。泉,水泉穴也。该穴名意指脾经地部流行的经水及脾土物质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积。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所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脾经地部的泥水混合物,对外输出的是地部水液,与脾经本身的湿热气血相比,本穴的外传之液体现了水的阴寒润下特性,故其属水。
若该穴位受湿气入侵,则会出现膝盖疼痛、两脚笨重、行走不畅之感。刺激该穴位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点按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也可用温热水泡脚后艾灸,双足穴位各灸15-20分钟。
6、隐白穴:
脾经的重要穴位。和消化密切相关的两条经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分别循行和相交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艾条灸10-15分钟。
亲情推荐大家——悬灸最适宜的艾条选材
“艾条”的质量主要在于其“陈”和“纯
其中所谓的“纯”并不是市场上所用的黄金艾,“纯”是无桔梗、无杂质。
金艾绒的纯度太高,燃烧速度太快,使艾条不得不频繁弹灰,很快就用完,完全不能符合灸疗“久”的本意,周楣声云:“灸者,久之用也,久者,灸之法也。”不能保持连续性,灸感总是断续,很影响灸疗的效果。
由此可见,并不是纯度越高,越好用(不建议大家用黄金艾做悬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