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中国科学家20年内夺诺奖的前提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近日在华人高锟获诺贝尔奖庆祝会上说,“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有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相关报道见2版)20年内中国本土科学家定会出诺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已经不止一次重复过这句话。这究竟是一种良好心愿还是一种理性分析的结论呢?中国本土科学家夺诺奖难道只是时间问题吗?在今年诺奖的颁奖时节,我们不妨再一次审视一下中国科学家与诺奖的距离。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本土科学家始终与诺奖无缘,国人充当了无数次看客。尽管至今有9位华裔科学家夺得诺奖,但遗憾的是,不仅没有一个人是以中国本土身份得奖,而且查阅9位华裔科学家经历,发现与我们现在的学术和教育其实没什么关系。不可否认,诺奖的评选自有它的游戏规则和偏好,但我们要承认,诺奖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含金量最高的奖项,不仅代表着一种科学精神,从某种角度而言,也代表了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的科学基础和科学水平。因此,今天我们探讨中国科学家20年内能否夺得诺奖,我以为需要从两个角度来审视。一个角度是从夺得诺奖的华裔科学家经历来审视,看看他们的大学教育、研究生涯和工作机构与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研究机构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差距,这种差距能否以现有的改革力度在10年或者20年内消除。如果能消除差距,则中国本土科学家有望早日获得诺奖,反之,我们将继续与诺奖无缘。另一个角度是从科学精神、科学基础、科学水平来审视。也就是说,现在本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机制,是我们观察中国本土科学家在20年内能否夺得诺奖的一个窗口。而且,把我们的科学基础和科学水平与那些诺奖青睐的国家进行对比,也是我们观察本土科学家能否早日夺得诺奖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中国本土科学家早日获诺奖不排除另一种可能,就是诺奖评选的游戏规则做出一些调整,把目光转向中国,给中国本土科学家胜出的机会。在我看来,不管中国科学家需要不需要诺奖,但诺奖获得者的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的某些优点,值得我们反思自己;那些培养真正的科学精神、科学水平的好做法,同样值得我们借鉴。进而言之,反思诺奖获得者与中国本土科学家的各种差距,反思诺奖青睐国家与我国之间的某些差距,即使我们的科学家得不了诺奖,也能促使我们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水平提升。我们要承认,在我们的不少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存在着严重的“官化”趋势以及金钱导向,与真正独立的大学精神、科学精神严重不符。耶鲁大学校长施密德特对中国学术前景就表示出担忧,认为我们的大学“缺乏解放人的个性,培养人的独立精神的特点,教育机构计划学术……”这些话虽然言辞激烈了一点,但却道出了中国大学缺乏独立精神这个实情。因此,我以为中国科学家20年内夺诺奖的前提是,必须要为科学家营造好的土壤,这种土壤便是,我们的大学要有真正的大学精神,我们的科研机构同样要拥有真正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