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研讨会 http://m.39.net/pf/a_5777847.html小儿银屑病案解析
患儿,WX,女,12岁。患寻常型银屑病、湿疹持续4年。16年被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湿疹,医院医治,收效甚微,之后外用内服激素类制剂、清热凉血类中药数年,现病情得到明显控制,皮损大部分消失,但遗留有部分残余。
当下症见:患儿臀部、小腿肚、胳臂肘、脸部、耳边散在残余皮损,小腿外侧、腘横窝附近发现明显的紫红色瘀络,怕热,汗出剂颈而还,喜食大量冷饮、水果,每日饮用牛奶,晨起口苦,反复发作口腔溃疡,情绪易焦虑烦躁,白天易嗜睡,体型偏胖。舌体较肥大,苔白厚腻,舌正中有裂纹,脉略显紧滑,沉取无力,月经较正常。
辨证思路:先定六经,再分表里,再扣方证,再细化药证,再权变配伍。
①直接证据:银屑病属自身免疫病,易反复发作,皮肤常有凸起的鲜红色斑块,其中寻常型多见于关节与躯干,易并发心血管疾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其中慢性期以苔藓化为主,易反复发作→外用内服激素类制剂、清热凉血类中药数年,现病情得到明显控制,皮损大部分消失,但遗留有部分残余→清热凉血类中药与激素类药物因使用年数太长而导致使用过量,致使阳明燥火表证转变为少阳风火表证,是否残留有阳明燥火表证存疑→患儿臀部、小腿肚、胳臂肘、脸部、耳边散在残余皮损→主要集中在柴胡带→小腿外侧、腘横窝附近发现明显的紫红色瘀络→久病入络的表现,紫红色瘀络主要集中在太阳膀胱经、少阳胆经,可以确定的是,患者在服药期间一定会出现银屑病复发甚至加重的瞑眩反应,因为这病压根儿就没治好,只是实现了所谓的控制,实际上是阳邪陷里的表现;
②直接证据:怕热,汗出剂颈而还,体型偏胖,晨起口苦,舌体较肥大,苔白厚腻,脉略显紧滑→少阳区块夹湿夹郁兼少阳风火表证(偏气分郁热,可能兼有血分);
③直接证据:喜食大量冷饮、水果,每日饮用牛奶,晨起口苦,反复发作口腔溃疡,情绪易焦虑烦躁,舌正中有裂纹,脉沉取无力→少阳寒格或太阴里虚寒(土不伏火);
④主证:少阳区块夹湿夹郁兼少阳风火表证兼少阳寒格兼太阴病里虚寒(偏气分郁热,可能兼有血分,服药后看反应情况而定)→处方:茵陈五苓散合柴胡栀子豉汤合麻*连翘赤小豆汤合干姜*芩*连人参汤合桂附理中汤加减→苍术能够“发表”,有“提壶揭盖”之效,而白术于此则略显不足,故选用苍术而非白术→白天易嗜睡、体型偏胖、多年顽固性皮肤病符合耕铭总结过的“麻*三联征”,故针对少阳风火表证此案优先择用麻*连翘赤小豆汤→连翘的作用类似于栀子,为避免药性重叠而过分苦寒,酌去连翘→薏苡仁托*利湿效优于赤小豆且寒润之性可佐苍术之温燥,故易赤小豆为薏苡仁→梓白皮为何药尚有争论,但其效用似可用茵陈蒿代替→患儿无典型阴津耗损之象,酌去人参→患儿表郁程度不重,麻桂比例调为2∶3→患儿12岁,剂量取一两等于3g→患儿局部瘀络明显,可外配拔罐疗法。
主证:少阳区块夹湿夹郁兼少阳风火表证兼少阳寒格兼太阴里虚寒(偏气分郁热,可能兼有血分)
处方:茵陈五苓散合柴胡栀子豉汤合麻*连翘赤小豆汤合干姜芩连汤合桂附理中汤加减
柴胡9g生半夏9g(碎)
大枣12g(擘)生甘草6g
生栀子6g(碎)豆豉6g
*芩3g*连1g干姜9g
薏苡仁24g茵陈蒿6g
生麻*6g杏仁6g泽泻9g
猪苓9g茯苓12g生附片9g(碎)苍术9g肉桂9g(碎)14剂
嘱小腿外侧、腘横窝附近的瘀络区域采用拔罐疗法,橡皮罐隔1日拔1次,每次5分钟,忌口生、冷、水果、牛奶、油腻、发物。
复诊:患儿服药后汗出增多,口腔溃疡已愈,食欲明显增加,余无明显不适。守方续服14剂。
三诊:服药期间患儿入夜全身发痒,口干明显(不欲饮),月经量减少,晨起痰多,口苦消失,持续数日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