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继承
自然资源成为药材的关键是临床实践,中国医药学在几千年形成过程中,不仅有医药文献传世,而且在经史子集、方志、游记中均有涉及,不同时代的医药学家,在整理前代经验时,常因一些药物不知为何物而列入“有名未用”类,对这些“历史资源”尚未组织系统的普查和考证,但仅据零星研究结果就足以证明向历史要药是一条重要途径。例如,从历代方书处方中查出天台乌药、梓州厚朴、川巴戟、龙脑薄荷、川牛膝、金毛狗脊等相对于本草记载来说是较早应用的新品种或道地药材;《史记》中关于龙骨和半夏丸、《后汉书》关于胡椒的记载均较医书、本草为早。又如首次初步普查有卷篇幅的《大清一统志》,发现有97种药不见于同时代的《本草纲目拾遗》及此前的医书、本草;从《清宫医案研究》中发现抚芎、云连、片姜*等新品种。
3.2普查
年12月28日国务院第45次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药材资源普查,到年底,全国大部分省、区、市的普查工作相继完成。全国药材资源普查办公室组织多学科专家汇总整理,系统分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结果,代表了十多年来药材资源研究的主流。
3.3种类
药用植物涉及科,属,种(含亚种、变种等种下等级);药用动物科,属,种;药用矿物80种,共计种,是中药材、民族药和民间药的基本来源。商品中药材种数仅余种,但产量、产值和常用程度则占举足轻重的位置。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西南和中南,约占全国种类的50%—60%,华东和西北地区居中,约占30%,东北和华北地区约占10%。
3.4数量
采用综合估算法,即把实际样方测查计数的理论数据与统计资料和生产实际相结合来计算野生药材的蕴藏量。
种植物药材的总蕴藏最为万吨左右。其中40万吨以上的道地药材有甘草、麻*等4种;10万—40万吨的有苍术、*芩、苦参、赤芍等8种;5万—10万吨的有防风、升麻、*柏、桔梗、威灵仙等23种,1万—5万吨的有42种,1万吨以下的有种,此外栽培药材正常年产量35万吨左右。1万吨以上的有地*等7种;0.5吨以上、1万吨以下者有*芪、川芎等15种。29种动物药材中。鹿茸和珍珠为养殖,年产万吨,其余27种为野生,蕴藏量为23万吨。13种矿物药总蕴藏量亿吨,以滑石、石膏、朱砂、赭石、禹余粮、花蕊石等量较大。
以地区而论。*、黑龙江和内蒙古野生药材蕴藏量在万吨以上,居全国前三位;甘肃和四川栽培药材的产量最大,——年平均年产量分别为3万吨和1.5万吨。
3.5开发
资源的价值是通过开发利用来体现的。生物技术生产药材、饮片和中成药走上工业化道路的今天,开发意味着高额的利润。
例如猪苓多糖是从药材猪苓中提取的,制成注射剂,用于抗癌辅助治疗和肝炎。杜仲,其树皮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补肝肾、强腰膝的记载。杜仲各部位化学成分类别基本相似,主要含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已证明为治疗高血压等症的有效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等级、不同贮存期样品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发现日本引种杜仲树皮的含量普通低于国内原产,然而国内所产树皮也有几乎不含此种成分的。杜仲树皮要生长15年以上才能剥取,一直是紧缺统管的药材,故对枝、叶的开发利用,一直是国内外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新编中医皮肤病治疗学》
在我的这个专栏里,有不少是我的老读者。
有些人,看我的文字,已经看了好几年了。
前几天,我在后台浏览留言的时候,看到这么一位读者的话。
他说,他是我的老读者了,最近有一个问题,想得到我的帮助。这就是,入秋冬二季以后,在夜里会出现皮肤瘙痒,而且皮肤上会起小疹子。这时候只要一挠,立刻疹子就变大了,而且连成片,颜色很红,痒得不要不要的.
每当这个时候,他的嘴里就特别干,特别渴,心烦得难以入睡。
他问我,这个情况该怎么办。
我,看不见这个读者。但是,我从他的描述里头,基本能猜出一二。这就是两个字:“血燥”。而且,针对这个血燥,我脑海里还真就有这么一张配伍。它也是我早年研习名家医案的时候,收集起来的。
你看一下吧——
生地15克,熟地15克,刺蒺藜15克,制首乌15克,女贞子15克,淮山药15克,天门冬12克,白鲜皮12克,蝉衣9克,玄参15克,丹皮15克,柏子仁10克,生甘草5克。
这个配伍,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于《江西中医药》上发表过的。当时,它的名字叫做养血润肤汤。这个配伍一度挺有影响。此后这几十年的临床,中医皮肤科用它治疗血燥引起的瘙痒、瘾疹,效果还是比较可靠的。
现在,我就跟你仔细聊聊,啥叫血燥。
所谓血燥,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血液缺乏清润之感,而体现出虚燥之色。就是说,和一般的血比,血燥者,血里头的阴津不够多,血的总量不够丰沛,即有一点阴血亏虚的问题。同时,恰是因为这阴血亏虚,患者还有了一点虚热、内燥。
在这个情况下,体内就容易生风。一旦生风,我们的皮肤就容易瘙痒。
这个情况,在一些皮肤瘙痒症患者身上比较多见。荨麻疹患者,有不少也属于这类情况。这类荨麻疹患者,皮疹往往颜色鲜红,瘙痒特别剧烈,而且发作时间常常在午后或夜间,伴随口干、口渴、心烦、手足心热、皮肤干燥、脉细,或细数,或沉细,舌头往往比较红,舌苔比较少,舌头上少津液。
我觉得,我开篇提到的那位“老患者”的状态,就可能属于此列。当然,我只能是猜测,无法肯定。
那这个时候,就得用滋补阴血、祛风止痒的办法来缓解问题了。我前面提到的那个配伍,就具备此类功效。我再复述一遍:生地15克,熟地15克,刺蒺藜15克,制首乌15克,女贞子15克,淮山药15克,天门冬12克,白鲜皮12克,蝉衣9克,玄参15克,丹皮15克,柏子仁10克,生甘草5克。
这里头,有很多是滋阴养血的,比如说生地、熟地、制首乌、女贞子、淮山药、天门冬、柏子仁。还有很多是专门清热的,比如玄参、丹皮。还有一些是专门用于止痒的,比如蝉衣、白鲜皮。总之,配伍组成相对比较周正、全面,合法度。
这个东西,我写出来,供读者朋友参考借鉴。我还是那句话,中医的方药,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他需要根据不同的人来进行调整。因此,一般读者还是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来借鉴应用。要知道,并非所有的荨麻疹,都和血燥有关系。有些人,属于营卫不和,有些人,属于脾虚湿滞,有些人,属于寒证,或者气血两虚证。还有一些人,属于血热。尤其是这个血热,和血燥有点像。所有这些,如果用错了,就不好了。
最后,有几句题外话,说给我的老读者。其实,大家对我的信任,我非常感动。我常能看到,有些读者有大段的留言发给我,诉说自己的病痛。对此,我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有些时候真的难以挨个回复。在这方面,我一直心怀愧疚。今后,我会尽力,用文章的形式,把大家比较集中的问题,拿出来说一说。就算起不到太大作用,也当算是对读者的一种回报。
全文完
请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人看到
END
提示:文章内容若涉及配方或疗法,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勿随意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医药书籍免费领?
你没有听错
真的免费领!
具体如下
想领哪本你就点哪本
点个在看,一起为中医智慧加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