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张建中,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三届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皮肤科主任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难治性、复发性、系统性的2型炎症性疾病,患者深受疾病折磨。广泛的皮损和剧烈的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引发心理问题。张建中教授介绍,过去30年全球范围内特应性皮炎患病率逐渐增加,发达国家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达10%-20%。近年来,我国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是呈现一个逐年递增的趋势,年采用临床医生诊断标准,我国12个城市1-7岁儿童特应性皮炎患病率达到12.94%,1-12月婴儿特应性皮炎患病率达30.48%。其中有不少重症患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年7月27日《人民名医》直播节目邀请到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探讨特应性皮炎新疗法和日常管理。
1.什么是特应性皮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张建中教授介绍,特应性皮炎,老百姓也称做湿疹、慢性湿疹或者顽固性湿疹,是最常见的皮肤疾病。在中国,儿童患病率占人口的10%到15%,成人的患病率约占人口的3%到5%,特应性皮炎患者总数达到万到万,医院的皮肤科就诊人数中占首位。
“基本的临床表现为湿疹、皮肤干燥和剧烈的瘙痒。2岁以内的婴儿期表现为头面部的“奶藓”,2岁至12岁的儿童期的面颈、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易出现的曲侧皮炎。12岁以上疾病诊断的特征性表现可能体现在全身任何部位,比如眼睑湿疹、手足部湿疹、阴囊湿疹等等。并且部分患者可同时有其他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结膜炎等。”张建中教授说道。
2.特应性皮炎和湿疹有什么关系?
张建中教授介绍,可以把湿疹比作一把伞,在伞下所包含的约80%以上的面积为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医院皮肤科就诊人数第一位。
3.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与遗传有何关联?
张建中教授解释,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关系密切。如果父母亲家人有过敏性疾病史,小孩子会更容易患AD。包括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特应性皮炎的个人史或者家族史,本身就是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标准之一。
4.如何诊断特应性皮炎?
张建中教授介绍,如果患者表现为湿疹样皮损,应当怀疑有AD的可能,需详细询问病史、家族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全面体检进行诊断。必要时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过敏原特异性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及斑贴试验等检测。
5.应该如何治疗特应性皮炎呢?
张建中教授介绍,在年最新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中也提到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之前,先需要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特应性皮炎依严重性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轻度患者:推荐根据皮损及部位选择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治疗,如果合并感染时可外用或口服抗生素治疗。
中度患者:在外用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的基础上结合系统治疗如抗组胺药,沙利度胺等,也可结合紫外线光疗。
重度患者:往往需要系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或短期用糖皮质激素。此外,年的中国特应性皮炎指南还特别介绍了生物制剂靶向药,这类药从今年开始正式在中国上市,用于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治疗。
6.靶向生物制剂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年6月17日,达必妥在华获批,成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获批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靶向生物制剂。
张建中教授介绍,生物制剂可以比作导弹,精准地特异性抑制致病分子。达必妥就是特异性抑制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IL-4/IL-13是两种炎症因子,是特应性皮炎持的关键驱动因子。通过抑制IL-4和IL-13,可以阻断特应性皮炎慢性炎症发展,消除皮疹,改善瘙痒症状,还能修复皮肤屏障。
7.特应性皮炎患者日常生活中如何护理皮肤?
张建中教授指出,特应性皮炎患者的日常护理不可忽视,它不仅是治疗的基础,也是防止病情复发的重要保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要需要做到保护皮肤屏障、降低过敏原接触,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衣、食、住、洗四大要点。
衣:贴身衣服不穿羊毛,化纤面料和粗糙的衣服。
尽量选择纯棉面料衣物,防止发生皮肤过敏或瘙痒刺激。同时洗衣时需要漂洗彻底。
食:避免食用会引起过敏的食物。
如果患者已通过过敏原检测知道自己过敏的食物则应当尽量避免食用。临床上,儿童患者约三分之一有食欲过敏,而成人患者则食物过敏并不多,不要随意忌口。
住:床上用品要及时清洗。
日常生活中床上用品要及时清洗,防止螨虫滋生。还需要保持环境的清洁、通风和凉爽,实时监测室内温度23度左右为宜,湿度在50-60%比较好。不养猫狗等宠物。
洗:可每日或隔日洗澡,洗澡时间不要过长。
以5-10分钟为宜,水温不要过热。以32-37度为宜。尽量选择淋浴而非盆浴,尽量使用温和无香味的液态清洁剂,或沐浴油或者无泡清洁产品。洗澡之后建议全身使用无刺激性的润肤产品进行保湿润肤。
扩展阅读:
“中国AD之家”是一个特应性皮炎患者关爱社区,旨在帮助中国AD患者获取正确、多元的疾病治疗和管理的信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生活质量,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并协助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