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湿则寒、寒则瘀、瘀则凝、凝则堵、堵则造成酸麻胀痛,严重些易积成炎症,再严重些就会导致肌瘤、囊肿、癌症!在中医领域,有一种治病灸急、除湿排寒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常被人们称为绿色疗法,那就是艾灸。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艾灸称之为地之阳。三伏天阳气最旺,在阳气最旺的夏季,利用天之阳、地之阳、人之阳三重力量,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固本扶阳,此时治疗可以最大程度治愈疾病,特别是冬病。所以三伏灸越来越被人推崇,也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受益。
有人说三伏灸时间段、时长、艾灸适宜人群都讲了,那我该灸哪里呢?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下三伏灸到底该灸哪儿?怎么灸?
如果你做三伏灸只是为了保健,可以灸足三里、关元穴、神阙穴、中脘穴、命门穴,足三里补气血、健脾胃、延年益寿,是保健大穴;关元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神阙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中脘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命门穴升阳气补肾虚。因为是保健,以上穴位可根据自身需要任选1-2个进行三伏灸。
如果你想调理妇科方面,比如痛经、经量少、月经不规律、小腹凉、腰部冷痛、宫寒不孕等等,需要温补肾阳,温宫散寒。
艾灸取穴:关元、肾俞、三阴交、血海。
如果经常夏天肠胃不好,腹泻、脾胃运化不畅,经常便溏者,或贪凉太过或饮食不洁,导致寒湿或湿热内生,诱发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我们需要温补脾肾,散寒止泻。
艾灸取穴:足三里、天枢、神阙、中脘
如果常患有呼吸道病症,咳嗽、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腻,或滑腻苔,或伴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遇冷则咳嗽哮喘加重,怕冷。我们需要温肺止咳,化痰平喘。
艾灸取穴:肺俞穴(根据个人症状配定喘、中府、肾俞等)
如果有骨关节方面的湿痛症,特别是年龄偏大的老年人,夏天正是艾灸治疗骨关节的好时机,而且灸疗效果非常显著。主要就在于活血化瘀、培养固本、温肾壮骨
艾灸取穴:阿是穴、大椎穴、命门、肾俞
夏季特别容易出现暑湿证,人会感到倦怠乏力、头痛、低热、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此时需要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止呕止痛。
艾灸取穴: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
如果是皮肤问题,特别是夏季皮肤病成为高发疾病,表明内有湿浊,又外受风寒,引起荨麻疹、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也会有舌苔白腻、怕冷等症状。此时要疏风止痒,温阳利湿。
艾灸取穴:曲池、合谷、血海、委中
如果是想补气血也可以艾灸调理。有人说艾灸可以“秒杀”一切化妆品,其实是艾灸调理了脏腑器官,使人身体健康,气血及阳气充足,从而才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松弛、色斑、皮肤萎*等问题。艾灸就起到了补足气血、加速血液循环、陪补阳气,以达到延缓衰老、青春永驻的作用。
艾灸取穴: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神阙、中脘。
当然,夏季还有一种病叫做“空调病”,长期呆在空调房,室内外温差大,易引发肩颈椎病。颈部正中属督脉。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寒邪入体太阳最先受之。而督脉则主“一身之阳”。这时候主灸大椎穴一个穴位就可以了。
如果你是温和灸,那每穴15分钟左右就OK,如果是隔姜灸,每穴3-5壮左右。对于艾灸次数,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差别非常大病情病程体质不同,艾灸的时间也不相同,所以艾灸时间、疗程、取穴要自己灵活掌握,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最重要。
另外,做三伏灸时,风扇和空调尽量不开,也不要对着冷风吹;灸后2小时不要洗澡、碰冷水、吃冷饮;感染性病、行经期且月经量多的女性、孕妇、严重过敏体质、溃破性皮肤病、阴虚火旺、心脏病患者等要慎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