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湿疹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湿气缠身百病生4个行为让体内湿气越来越
TUhjnbcbe - 2023/4/28 17:04:00
北京中科白殿疯醫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中医认为,湿气是“万恶之邪”,若跑到皮肤上就会形成痤疮、湿疹等;跑到四肢就会引起水肿;跑到头部就会导致晕眩;跑到关节就会导致关节酸痛……可谓“遗患无穷”。

湿气到底是哪里来的呢?

1.

湿气分“内、外”

湿邪有内外之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室潮湿等侵袭人体导致的;而内湿则与体内脏腑功能有着直接关系。

但二者互为因果,外湿会加重内湿,内湿又会引起外湿。因此,要是不及时祛湿,湿气会越来越重,甚至陷入恶性循环。

对湿气,很多人都存在不少误解:

误解一:秋冬干燥没有湿气?

很多人认为雨水多的夏季才是湿气盛行的季节,而到了秋冬,天气干燥,因此没有湿气。

实际上,秋冬季“寒”,而“寒必伴有水”,寒气重一分,湿气亦重一分,寒湿互结。因此冬天时很容易形成“寒湿”,而夏季则较多是“热湿”。

误解二:游泳、汗蒸会加重湿气?

先说游泳,在游泳过程中,大量的水湿会通过毛孔渗入体内,但是游泳属于一种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对四肢、躯干、脊椎、心肺功能都有比较好的锻炼作用,而适当的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水分代谢,以加速湿气的排出。

汗蒸、泡澡可以帮助打开全身皮肤的毛孔,此时湿气会随着汗液一起排出。这种排湿法特别适合不爱运动的人,但时间过久,可能引起虚脱,甚至缺氧,一定要把握好度。

误解三:祛湿就得多吃辣?

在中医上,辣椒味辛,有温散的功效,让人发汗,的确可以驱散体内的湿气。但是这里所指的湿气是“寒湿”。

对于湿热体质的人而言,吃辣椒不仅会加重湿气,还会出现长痘痘、喉咙痛、口腔溃疡等;特别对于易过敏体质、胃不好的人及有哮喘的人,吃辣椒则会加重病情。

2.

“加湿”行为别做!

相较于外湿,内湿更应引起重视,因为内湿多预示着人体肝脾不调、阳气虚衰,而致水湿不化,停聚体内,属于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

而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则很容易加重体内湿气,看看你中招了吗?

熬夜、过劳

古籍《脾胃论》中指出:劳倦则脾先病。而脾受伤,体内水谷运化受影响,自然会加重体内湿邪。

建议: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天23点前就应进入睡眠状态。

久坐不动

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出。

建议:平时每坐1小时,就起身动一动,拉伸筋骨。

贪凉或口味重

喜欢吃生冷的食物或者凉性蔬果,亦或是喜欢吃油腻、过甜、过咸的食物,都会给胃肠消化增加负担,胃动力不足,经络不通,也就增加了湿邪积聚的机会。

建议:饮食要均衡、荤素搭配;烹调凉性食材时,最好加入温性的调料(如葱、姜)来中和。

嗜酒

酒精对胃粘膜有直接的刺激作用,而且其需经过肝脏代谢才能转化成无*的乙醇排出体外,会增加肝脏负担。长期饮酒的人脾胃虚弱,不能受纳腐熟水谷,宣发精微,水精不能四布就会积聚。

3.

应对湿邪有妙招

饮食祛湿

祛湿的首要任务就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适量、均衡。大多数豆子都具备健脾祛湿的特性,可适当多吃绿豆、赤豆和扁豆等豆类食品;多食小米、薏苡仁、玉米、红小豆、白萝卜、紫菜、扁豆、海带、木瓜、山药、冬瓜、莲子、芡实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推荐一款祛湿汤:清化汤

药材:

太子参10克:健脾、益气、养胃;

车前草10克:清热利湿;

茵陈10克:理气、祛湿、清热利胆;

薏米10克:健脾、祛湿、清热。

做法:药材在水里浸泡1小时,然后放锅里煎煮,开锅后小火煮15分钟代茶饮即可。

艾灸祛湿

夏季多雨多湿季节,可常灸以下穴位以温胃祛湿。

取穴: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

作用: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止呕止痛。

操作:采取平卧和俯卧的体位,请家人点燃艾条,对准穴位进行回旋灸。施灸者将艾条对准穴位,并距离皮肤2~3厘米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睡前泡脚

睡前用热水泡脚,有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等作用,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对于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

若出现四肢乏力、发困、食欲减退等症状,可以在热水中加上威灵仙(祛湿)20克,苍术(通经)15克,白术(健脾)15克,效果会更好。

来源/养生中国综合BTV我是大医生官微、中国中医药报

图片/图虫创意

编辑/全国妇联网信中心牛芳丽

1
查看完整版本: 湿气缠身百病生4个行为让体内湿气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