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是今年刚转正的业务专员,结束了半年跑外勤的苦差事,好不容易能在办公桌前朝九晚五地上班,各种各样的办公室小零食逐渐堆满了柜子。每日的坐班,加之不间断的零食、甜点供给,小李不知不觉胖了一圈。
就这样又过了小半年,不知是最近阴雨天不断导致的湿气还是别的原因,她的脚部开始隐隐有些瘙痒,有时甚至在办公室就脱下了鞋开始挠抓。
以前小李就有过脚气,以为是脚气复发,便自己买了些药治疗了几周,没曾想脚部瘙痒没有任何缓解,只好趁着周末去皮肤科就诊。
医生开了检查项目,排除了真菌感染和细菌感染后,让小李去查了血糖。
小李看着报告单上血糖偏高,心中忐忑不安,她想起自己奶奶最后因糖尿病并发症去世时的样子,害怕地问医生自己是不是得了糖尿病?
医生随即又让她去做了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常规,最终排除了糖尿病,但是医生表示她得糖尿病的风险很高,需要调整饮食并嘱咐她每周都要检查一次血糖。
小李这才松了口气,并且信誓旦旦表示以后不吃零食,一定减少糖分摄入。
幸好小李发现自医院检查了血糖,否则她至今也未曾发现自己已经长时间高血糖,如果持续下去很可能就会演变为糖尿病,重演她奶奶的结局。
不过其实很多人都不会从脚部不适联想到体内血糖水平,但事实是:血糖高了,脚先知道。
如果你脚部发生了这3种变化,那就是身体在提醒你该降糖了。
第①种:双下肢发麻
现代人们坐着的时间变多了,偶尔久坐发现自己脚麻了也不当回事儿,以为就是长期久坐导致的,其实不然,血糖长期过高也会导致下肢发麻。
因为血糖一旦持续超过阈值,血管就会因为血液中的高糖分而受到氧化刺激,长时间的氧化刺激导致下肢血管随之硬化。
硬化的血管无法以正常的弹性进行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导致下肢供血不足而产生麻木的感觉。
第②种:间歇性跛行
人们往往因为长期走路而会感受到双脚疼痛,休息片刻便能够缓解,以致于人们常常忽略间歇地脚部疼痛。
其实有时候并不是因为肌肉酸痛而导致的脚部疼痛,也可能是因为高血糖导致血管病变、周围微血管数量减少,以至于原本由血管供给营养的外周神经末梢因营养不足而逐渐缺血、缺氧,导致神经损伤,引发脚部疼痛。
第③种:皮肤瘙痒、溃烂
一旦血管发生病变,脚部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溃疡。一开始症状很轻,只是瘙痒,特别是在潮湿的天气,人们可能只以为是湿疹发作或者脚气感染,很少会想到是否血糖过高,从而忽略。
但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脚部的血供营养不足,合并细胞内氧化刺激导致的皮肤屏障作用减弱,以至于脚部的细菌更易入侵,并且经久不愈。
因此,脚部不适可不要轻易忽视,如果不及时注意,可能会发生严重后果。
体内的长期高血糖状态,不仅会引发糖尿病,更可怕的是会损伤体内的血管和神经,累及诸多器官,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1、血管病变
很多注重保养的人应该都知道氧自由基是身体无时无刻都在产生的代谢分解物。它在身体内生成过多就会导致细胞、组织甚至是器官加速衰老。因此抗氧化是抗衰老的主要目标。
正常情况下,人体就是处于不断氧化的状态下的,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肉体在不断老去。但是当我们血糖过高,体内的分解代谢就开始加速,氧自由基也过度产生,进而引起体内氧化损伤。
首当其冲的,就是血管病变,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主要累及的是心脑血管。
就如医生给小李开的检查单中就有糖化血红蛋白这一指标。因为红细胞是一种没有细胞器的特殊细胞,它不像其他细胞拥有能量泵“线粒体”,只拥有满满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单纯靠血糖酵解提供能量,因此一旦体内血糖过高,就会使内里的血红蛋白糖化,产生过量的氧自由基,导致细胞损伤。
因此,需要大量供血的器官就会被累及,从而产生一定病变,比如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管狭窄、脑梗塞等等。
微血管病变主要累及眼底和肾脏。
高血糖导致血液流动方式改变,从而引起微血管收缩、毛细血管壁代偿性增厚,随之而来的是内皮细胞的增生。长此以往,原本就狭窄的微循环系统,因为血管壁的增厚和内皮细胞的增多,导致微血管阻塞、缺血,导致相关器官病变。
而眼底和肾脏是毛细血管最密集的场所,因此高血糖常常会导致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的发生,严重的可以导致失明、肾功能衰竭等等。
2、神经病变
高血糖引起血管病变的同时,还会引起神经病变。
由于神经依靠周围血管供血供氧,因此血管病变必然会累及神经损伤。
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外包裹了一层“保护膜”——神经髓鞘,它能够保证神经传递信号并屏蔽外来干扰,甚至能够在神经细胞受损时引导神经细胞再生修复。
但是高血糖引起氧自由基的过量,导致抗氧化物消耗增加,使得细胞内难以产生足够的抗氧化物抵御氧化损伤,引起神经细胞脱髓鞘,导致神经功能异常。从而累及神经病变,造成感觉麻木、瘙痒疼痛等不适感,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等。
3、皮肤病变
下肢尤其是脚部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相对于其他身体部位供血本来就不够通畅,尤其是在高血糖导致的微血管阻塞的情况下。供血不足导致细胞没有足够的能量供给,因此足部的细胞死亡增多,甚至部分组织出现坏死,因为细菌趁机而入引发足部溃疡。
不仅如此,入侵的细菌“吸食”到高糖分的养料,更加强壮地在破损处繁殖,进而导致溃疡不断扩大,经久不愈。
加之周围神经损伤,足部汗液分泌减少,常常处于干燥的境地,一旦我们进行大幅度的运动,比如快跑、跳跃,导致干燥的脚皮绷紧破裂,进一步扩大受损面积,如果不及时控制,严重时可出现截肢,造成肢体瘫痪。
可以说,高血糖对我们的身体百害而无一利。而高血糖引起的一系列身体疾病更是种恶性循环,让人防不胜防。
因此毫无疑问,预防血糖升高是幸福生活的必修课。
不过对于没有明显高血糖并发症的人群,我们没有必要进行额外的降糖措施,毕竟低血糖也会造成诸多不适。预防高血糖,我们只需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以下方式调整我们的血糖水平:
1)适当运动
众所周知,运动是保持身体活力的重要一环。但许多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于有高血糖风险的人群来说,运动能够增加抗氧化物的产生,从而“吃掉”多余的氧自由基,这就是医学中常提到的“细胞自噬”机制。
不过我们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可突然加大运动量妄图“一口气吃成个胖子”,而是要配合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一定量的运动,比如慢跑、游泳、单车,甚至可以是广场舞和保健操,关键是要保持运动习惯,维持体内氧化和抗氧化物平衡。
2)定期测血糖
现代人饮食结构复杂,也很难去进行长时间的饮食记录。因此定期测血糖是很好的监测方式,毕竟如今网购一个血糖检测仪,在家就能测血糖,十分方便。
但也要切记规范操作,酒精消*指尖后进行采血,避免感染。
3)饮食调整
高糖饮食固然需要减少,但是你知道应该吃哪些才能保证吃得好又不升血糖吗?
想必很多人都觉得多吃蔬菜就够了,其实更重要的是规律饮食,并且保证优质蛋白和粗粮摄入。
因为高血糖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的波动,而优质蛋白和粗粮能够减缓进食后的血糖波动,使体内血糖变化减缓,让身体内降血糖的激素稳定分泌,不至于摄入后血糖急剧上升,过一段时间又急剧下降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失常。
总之,我们注意维持血糖的同时,万不可忽略身体给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特别是像脚部这种我们常常会忽略的不起眼的部位,反而可能是体内血糖正在给我们发出警告。
如果小李忽略了脚部的异常,继续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那等待她的很可能就是家族病史的延续,一生都需要依靠胰岛素生活。因此只有早发现才能以最小的代价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喜世.脚上的健康信号[J].健康生活:家庭(下),(10):32-33.
[2]霍晓伟.由脚看您的健康状况[J].健康向导,(5):41-41.
[3]张海伟.可怕的糖尿病足[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61-61
[4]刘妍妍.脚上出现这几种异常说明血糖已超标[J].健康向导,,26(4):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