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不仅气温升高,更有暴风、骤雨、雷鸣的出现,湿热便容易内伏于机体中,令人难受。
总体来说,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夏季发病的病因病机有以下三点。
●季夏进入伏天之后,气候炎热,易产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头晕等症状。此时要注意预防中暑、腹泻、痢疾等夏季常见病。炎热的季夏可以适当进食寒凉之品,以解火热之邪。
●大暑时节的湿气大,天气闷热,人体易出汗,而这个时候寒湿之邪容易趁机侵入人体,消暑之时易添阴暑之证。
●暑热时节,昼长夜短,人们的睡眠普遍受到影响。此时节更应早睡早起,保证休息时间。有条件的,中午最好午睡半小时,让大脑休息一下。另外,心脑血管疾病、面瘫、暑湿感冒等是此时的高发疾病。
季夏时节食材挑选举例
五谷:小麦、鲜玉米、绿豆、红豆、*豆、粳米。蔬菜:油菜、葱头、水萝卜、油麦菜、土豆、*瓜、苦瓜。
鱼、肉类:牛肉、排骨、鳝鱼、罗非鱼、鳜鱼。
水果:西瓜、荔枝、龙眼、哈密瓜、火龙果、榴莲。
调味品:辣椒酱、胡椒粉、香油、桂皮、香叶、八角茴香。
养生关键词:苦瓜、绿豆、麦冬、山楂。
苦瓜:性寒,味苦,入心、肝经。可清热祛暑,明目解*,利尿凉血。有助于促进食欲,消暑退热。苦瓜性凉,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绿豆:性寒,味甘,无*,入心、胃经。可清热解*,消暑除烦,止渴健胃,利水消肿。有助于增强食欲等。绿豆性寒,体虚寒者不宜多食或久食,脾胃虚寒泄泻者慎用。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入肺、心、胃经。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适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口渴喜饮、心烦眠差、大便秘结之症。另外麦冬还具有“美颜色,悦肌肤”之效。
山楂:性平,味甘涩,入脾、胃、肝经。对吞酸、泻痢、腰痛、疝气、饮食停滞、产后瘀滞腹痛等有治疗作用。有调血脂、降血压、促进消化等功效。
本品味酸,食用过多使人嘈杂易饥、损齿,脾胃虚弱者慎用。
苦瓜菊花粥(夏,清热解*)
夏季也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高发期,但不同于春季。春季因天气乍暖还寒,气候变化无常,所以胃病患者较多,医院就诊的多是肠道疾病的患者。痢疾就是比较典型的一种夏季肠道疾病。《素问·太阴阳明论》有云:“食饮不节,起居不时……下为飧泄,久为肠澼。”痢疾的发病主要是因为不注意饮食卫生,或与痢疾患者密切接触所致。儿童的发病率高于成人,所以在此提醒家长们,到了夏季要多注意饮食卫生,要保证食物的新鲜和干净,冰箱久存的食物最好不要吃。
到了夏季,不妨吃一些苦瓜菊花粥,有清暑热的功效,还可止痢解*,特别适于中暑、痢疾患者服用。还要特别提醒一下,喝粥时要忌食一切温燥、麻辣、厚腻之物,如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酒、韭菜等。
原料苦瓜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苦瓜洗净后去瓤,切成小块备用。粳米洗净,菊花漂洗干净,二者同入锅中,倒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煮至水沸。将苦瓜、冰糖放入锅中,改用文火继续煮至米烂熟时即可。
用法早、晚各温服1碗,连服2天。
海带冬瓜豆瓣汤(夏,消暑利水)
有些人夏天会出现水肿、嗜睡、反应迟钝的症状,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说,常见于脾气虚、脾不健运的人。脾不健运是由于手术、劳累、年老、饮食不节等因素,损伤了脾胃之气,导致脾气虚弱,使脾脏的功能异常。脾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运化水谷精微,当脾不健运时,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就会减弱,血液循环里的营养物质就会减少,故见消化不良、嗜睡、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当身体长时间处于这种营养不良状态时,就会影响新陈代谢,使血液循环变慢,从而容易水肿。脾气虚弱,虽然能见于四季,但在夏季更为明显,尤其是农历六七月份,气候潮湿,脾喜燥恶湿,脾气虚弱而失健运的表现则会加重。
这类患者,治疗应以健脾益气利湿为主,也可适当食用一些海带冬瓜豆瓣汤。这个汤材料简单,只需浸发海带、去皮冬瓜、去皮蚕豆瓣和调料即可。此汤味道清爽,具有很好的消暑利水功效。除了甲状腺功能减退所致的低代谢综合征以外,还适用于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以及中暑烦渴、水肿、汗多、头痛头晕等患者。冬瓜和海带都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加上蚕豆健脾的效果很好,所以喝几天以后,能明显感到排尿变多,水肿情况改善。
原料浸发海带60克,冬瓜克,去皮蚕豆瓣5克,调料适量。
做法先将洗净切成片状的海带和蚕豆瓣一起下锅,用香油炒一下,然后添加毫升水,加盖煮沸。待蚕豆将熟时,再把切成长方块的冬瓜和盐一起放入锅中,冬瓜烧熟即可。
用法配餐服用,适量。
注意事项蚕豆过敏者勿服,或不放蚕豆亦可。
苏叶薄荷粥(夏,清热解*)
夏天要小心暑湿型感冒。夏天一般室内都有空调,比较凉爽,而室外气温高,空气湿度比较大,在这一冷一热间很容易造成感冒。同时,喉咙也会感觉很干,出现燥咳。所以夏天要注意清除体内湿热,谨防湿热型感冒的发生。若患了湿热型感冒,则可以喝苏叶薄荷粥,有助于更快痊愈。此粥具有清热解*、清咽利喉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风热、暑湿型感冒。要特别注意的是,仅限夏季食用,且不宜多食。
苏叶发表散寒、理气和营,具有治疗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功效。薄荷性凉味辛,有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之功效。两者合用对治疗湿热型感冒效果明显。之所以不宜多服用,是因为两者都是偏寒性的,服多了易伤脾胃。
原料鲜苏叶15克,鲜薄荷15克(干品10克),粳米9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苏叶、薄荷洗净,放入砂锅里,加水适量煎煮至汁浓时停火,过滤取汁。再将淘净的粳米入锅煮粥,将熟时,加入苏叶、薄荷汁和冰糖,再煮3分钟沸开即可。
用法每日2次,可于午、晚饭后凉服。
(摘自《养在二十四节气》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唐博祥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