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来源及作用:
黄芪是豆科草本植物,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也叫做北芪、黄耆等,主要产自于我国的河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等地。
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能够利水消肿、固表止汗、生肌补气,提高免疫力等功能。
黄芪每种作用的应用是怎样的呢?
补气生阳: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症。脾为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脾肺气虚则会出现食少便溏、气短乏力等症。如兼中气下陷,则能导致久泻脱肛、子宫下垂;如气虚不能摄血,则能引起便血、崩漏。黄芪能补脾肺之气,为补气要药,且有升举阳气的作用,所以可用于上述诸症,须随不同的气虚表现而相应的配伍。
固表止汗:用于卫气虚所致的表虚自汗。黄芪能益卫气,故有固表止汗的功效。如配白术、防风之玉屏风散和配牡蛎、浮小麦、麻黄根之牡蛎散治疗表虚自汗,效果均十分突出。本品还可以治阴虚引起的盗汗,如配生地、黄柏等滋阴降火药之当归六黄汤
托脓生肌:黄芪补气而具有良好的托脓生机功效,有“疮家圣药”之称。用于气虚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如与当归、穿心甲、皂角刺同用之透脓散可治痈疽不溃;配白芍、丹参、生没药、生乳香、花粉等之为内托生肌散也是临床常用的托脓生机之方。
利水消肿:本品具有补气利尿消肿的功效。用于气虚失运、水湿停聚引起的肢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如配防杞、白术之防杞黄芪汤;配桂枝、茯苓、防杞之防杞茯苓汤,均能益气健脾,利水消肿,疗效卓著。
黄芪配桂枝、白芍、生姜、大枣即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治血痹之阴阳俱微、肢体麻木。
黄芪配羌活、防风、当归、姜黄等为之蠲痹汤,可治营卫两虚、风湿痹痛、风重于湿而偏于上肢肩臂者。
黄芪配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乃补阳还五汤,可治气虚血滞,脉络瘀阻的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
现代药理研究:
提高免疫功能:
黄芪能够使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增加,提高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以及杀菌功能。能够促进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黄芪能够双向的对血压进行调节,利用利尿扩张周围的产生阻力的血管,使肺动脉压降低,改善心功能,还可以增加心搏出量、扩张血管使血压升高或降低。
黄芪药量的大小与血压下降的幅度有正比例关系,黄芪的药量越多,血压下降的越快。
可以制作成沐浴露,增强皮肤的营养,提高皮肤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在黄芪中加入适量的蒲公英物质对治疗婴幼儿以及儿童的湿疹、尿布疹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
用量:一般用10~15g,单用可达30g,这是常法。脑血管病多属气虚血瘀,根据王清任经验,黄芪用量要大,可至60g。但临床当须辨证用药,决定用量,不可一概而论之。
您有关于黄芪的推荐用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了解更多医学科普知识,每日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