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的生活比以前更加丰富了,有些人喜欢在夏季喝冷饮、吃消夜,吹空调,贪凉怕热也成为了常态,但是这些不良习惯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各种健康隐患,”湿气重“现在已经成为了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如果忽视调理就会引发多种不适,还会增加疾病的风险。
中医认为,湿气重主要是由津液运行不畅,加上寒气入侵导致的,而艾叶刚好具备祛湿化瘀中和体内寒气的作用,因此艾叶在祛湿方面出场率颇高,那么备受欢迎的艾叶,应该怎样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01首先了解一下,使用艾叶对人体有哪些好处?
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温煦人体经脉,止住体内出血)、散寒调经、安胎、祛湿止痒,通经活络的功效,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月经过多等症状。
1、温经止血:艾叶是温经止血的要药,适用于虚寒性的出血病症,通常表现为出血,血色偏淡,质稀,伴有形寒(身体寒冷)肢冷等症状。
2、散寒调经:艾叶能够温通经脉,去除寒湿止冷痛,尤其善于调经,是治疗妇科下焦虚寒或者寒客胞宫的要药,常用于治疗下焦虚寒引起的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宫寒不孕,及带下清稀等病症。
3、安胎:艾叶为妇科安胎的要药,可以用于治疗妊娠胎漏(妊娠早期出现阴道少量出血)、胎动不安。
4、祛湿止痒:艾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中医认为,艾草性温,局部外用,可帮助去除体内的寒气。平时生活中可用来泡脚,可帮助减轻体内的湿气,缓解皮肤瘙痒。
5、通经活络:在中医方面,使用艾草进行艾灸,可刺激相应的穴位,进而使人体经络疏通,对改善不良体质,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艾草可用来艾灸也可用来泡脚,需注意的是,某些特定情况不宜泡脚,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足部皮肤感染或破溃等,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02艾叶全身是宝!体内湿气重,怎么用艾叶祛湿?一文讲清
1、熏蒸疗法:新生疗法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艾灸,也是容易操作的一种方法,用艾条对我们身体的穴位进行熏蒸,从而透过皮肤对身体的内部进行调养,这个方法操作简单,但是要注意最好按照穴位图来进行熏蒸,这样能更精准有效,还要注意熏蒸的距离,要合理不要烫伤皮肤。
2、浸泡疗法:浸泡疗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泡脚或者泡澡,将艾叶放在水中,从而进行浸泡治疗,如果担心效果不够好,还可以用艾条中的艾绒,通过坚持泡脚或者泡澡,可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帮助消除水肿可消除体内的湿气,让气血运行更加通畅,但需注意的是次数不要过于频繁,女性朋友要避开经期,否则会让身体变得更虚弱。
3、肚脐疗法:肚脐疗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肚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它是很多经络的必经之路,也包含了很多重要穴位,所以对肚脐进行艾灸是非常好的保健方法。
可以将艾叶、花椒,酸枣仁,枸杞等研磨好,放在肚脐中,用胶布封上,晚上睡前放上睡一晚再揭开,就完成了一次很好的祛湿,由于里面含有酸枣仁,酸枣仁具有安神助眠的作用,对一些有睡眠困扰的人来说,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其他的食材也能起到帮助津液运行、加快血液循环,多种药材搭配达到更好的祛湿效果。
03艾叶与哪种药材配伍疗效更好?
1、艾叶+红花:红花泡水喝,具有养血降脂、保护心脏的作用,除了孕妇外,老少都能够饮用,除了内服,红花也可以与艾叶搭配在一起进行泡脚,能够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
先要将10克左右的红花放入锅中,然后加水煮开煮开后再倒入盆中,加入适量的冷水调一下水温就可以,洗脚时水没过脚踝,不过要注意,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红花来进行泡脚,因为红花泡脚会促进血液循环,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尽量避免。
2、花椒+艾叶:将花椒和艾叶一同煎煮后,服用可治疗因虚汗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和崩漏,也可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的症状,而将花椒艾叶煮水后泡脚,可治疗脚气,稳定血压,提高机体免疫力及预防感冒的发生。
花椒和艾叶都属于草本植物,他们有各自的功效和作用,艾叶有驱寒调经的效果,所以很多女性都会用艾叶来泡脚,来缓解痛经的不适,另外,花椒和艾叶煮水后,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由于花椒艾叶都有祛湿驱寒的作用,所以将花椒和艾叶一同煮水后服用,能有效缓解宫寒的症状,对痛经情况严重的患者有明显效果,尤其是咽虚寒体质,引起月经不调和崩漏,除了可口服艾叶水,还可将艾叶煮水后清洗外阴和泡脚。
花椒和艾叶中都含有止痒成分,将两种药材一同煎煮后,内服可有效止痒,这种药方也可用,外洗治疗缓解瘙痒的效果也不错。
3、苍耳+艾叶:苍耳即中药苍耳子,具有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鼻渊(主要表现为鼻涕秽浊,量多擦不干净)、目赤、目翳、风湿痹痛、拘挛麻木、疥癣、疔疮、皮肤瘙痒等病症。
爱也具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外用祛湿止痒的功效,主要适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吐血,便血,咯血、妊娠下血,崩漏心腹冷痛,带下、疥癣、湿疹等病症,两者一起使用,可发挥祛风散寒温经止血,通鼻窍,祛风湿等功效。
4、黄芪+艾叶:艾草药用部分一般是艾叶,艾叶加黄芪,具有散寒止痛,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的功效,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的功效。
可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量过多或点滴不止)、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妊娠早期出现阴道少量出血)、少腹冷痛(小腹疼痛寒冷)、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病证,外治皮肤瘙痒等。阴虚血热者慎用。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具有利水消肿、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通过巩固肌表来止汗)、行滞通痹(使痹阻的经脉通畅)、生津养血、托毒排脓(排出体内脓毒)、敛疮生肌(帮助疮口更快愈合,促进新肉生长)的功效。
可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表虚自汗(由于肌表虚弱频繁自然出汗)、内热消渴(体内发热伴随多食多饮多尿等症状)等病证。注意黄芪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证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