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湿疹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药治疗不明原因发热医案一则
TUhjnbcbe - 2021/3/9 12:34:00
王某,女性,21岁。年9月1日初诊。主诉:反复发热半年,加重半个月。现病史:年4月初出现感冒,出现低热37.8℃,自行治疗,好转不明显,1周后出现高热,最高体温40℃,出现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医院经抗炎对症应用激素治疗10天,仍不缓解,体温常在39~40℃,经该院专家会诊,发热待查,药物热?停用抗生素,体温下降至37~38℃,返回大连医院行淋巴结活检,提示淋巴细胞增生为主的增生性病变。1个月后,不明原因再次发热,体温最高为39.5℃,经治疗好转不明显,6月份,医院就医,经风湿免疫科、感染科、血液科检查均未见异常,未明确诊断。半个月前又出现发热,体温37~38℃持续一周,口服退热药汗出热退。3天前再次发热39.5℃,故转来中医求治。诊见:体温39.0℃,但热不恶寒,微恶风,身偏胖,精神不振,周身沉重,疲乏无力,时有汗出,夜间盗汗,口干口苦,欲饮而不多,气短,纳可寐欠安,大便不畅,小便*少,双下肢散在湿疹,瘙痒,脱发,舌淡红胖,边有齿痕,苔薄腻*白相兼,脉弦滑。既往史:荨麻疹病史1年,湿疹4个月。诊断:发热,伤寒太阳风温,少阳阳明合病。治法:苦辛凉透与苦辛咸寒法。方药:柴胡白虎汤合青蒿鳖甲汤化裁。柴胡10g,*芩10g,姜半夏15g,*参20g,生石膏50g(先煎),知母5g,青蒿10g(后下),鳖甲10g(先煎),桑叶10g,天花粉15g,牡丹皮15g,生地*15g,僵蚕15g,蝉蜕10g,炙甘草10g。7剂,姜枣为引,水煎服。

二诊:年9月11日。体温正常,肿大淋巴结略缩小,仍有畏风,乏力,气短,纳差,口干不欲饮,便黏不成形,脱发,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数。

方药:柴胡白虎汤合桂枝汤加减。柴胡10g,*芩10g,姜半夏15g,*参20g,生石膏25g(先煎),知母5g,桂枝10g,炒白芍15g,僵蚕15g,蝉蜕10g,板蓝根25g,浙贝母10g,防风15g,乌梅10g,鸡内金25g,茯苓25g,炙甘草10g。姜枣为引,14剂,水煎服。热已经退,去清透里热之青蒿鳖甲汤,减石膏用量。邪返少阳之表,故用桂枝汤解表。三诊:体温正常,淋巴结缩小不明显,乏力气短口干均好转,仍畏风,大便不成形,皮肤瘙痒,脱发,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方药:上方去白虎汤、板蓝根,加*芪35g,炒白术15g,生牡蛎25g(先煎),陈皮15g。14剂。消瘰丸(浙贝母、玄参、生牡蛎)治疗肿大淋巴结,便不成形故不用玄参。下肢湿疹,皮肤瘙痒,脱发,与肺主皮毛相关,加*芪、白术、陈皮,补肺健脾化湿以善后。诸症好转,予饮食调养。

按语:该患者长期居住北方,考学南方,感受湿邪,出现荨麻疹、湿疹,继则春季风温,误汗后乃成伤寒太阳风温。

《伤寒论》第6条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之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该患发热,“不恶寒,无身痛”,乃病邪已离太阳,因见“口苦,恶心,苔薄*”示邪犯少阳,而“发热,以午后为甚,口干渴”,显然病邪已入阳明,且发病于4月份,属少阳相火,同时病人乃北方迁居南方,感受湿热之邪,所以本案从少阳阳明合病论治,方选柴胡白虎汤,和解清热并用。取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理气机。其中柴胡苦平,透解邪热,疏达经气;*芩清泄邪热;法夏和胃降逆;*参、炙甘草扶助正气,抵抗病邪;生姜、大枣和胃气生津。合用白虎汤辛寒清热。其中石膏辛甘大寒,善清解透热;知母苦寒质润,清热滋阴。二方合用使邪气得解,少阳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腑通满消,胃气得和,故获汗出热解之速效矣。

热退后,加健脾益气补肺之品,如*芪、茯苓、白术、陈皮等扶正固本。柴胡白虎汤出自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是小柴胡汤和白虎汤的合方,具有和解清热作用,可治少阳阳明合病者。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描述白虎汤为“其有中外俱热,内不得泄,外不得发者,非此汤则不能解之也”。

后世应用白虎汤大多慎之又慎,谨遵吴氏四禁,《温病条辨》云:“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此白虎之禁也。”但切不可拘泥于此,要把握好白虎汤的配伍及量效关系。后世医家在白虎汤的基础上衍化出许多类方,例如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化斑汤、清暑益气汤以及白虎加桂枝汤、柴胡白虎汤和白虎加苍术汤等。

《温病条辨·中焦篇·湿温》曰:“脉左弦,暮热早凉,汗解渴饮,少阳疟偏于热重者,青蒿鳖甲汤主之。”注云:“少阳切近三阴,立法以一面领邪外出,一面防邪内入为要领。小柴胡汤以柴胡领邪,以人参、大枣、甘草护正;以柴胡清表热,以*芩、甘草苦甘清里热;半夏、生姜两和肝胃,蠲内饮,宣胃阳,降胃阴,疏肝,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使表者不争,里者内安,清者清,补者补,升者升,降者降,平者平,故曰和也。青蒿鳖甲汤,用小柴胡法而小变之,却不用小柴胡之药者,小柴胡原为伤寒立方,疟缘于暑湿,其受邪之源,本自不同,故必变通其药味,因同在少阳一经,故不能离其法。青蒿鳖甲汤以青蒿领邪外出,青蒿较柴胡力软,且芳香逐秽,开络之功,则较柴胡有独胜。寒邪伤阳,柴胡汤中之人参、甘草、生姜,皆护阳者也;暑热伤阴,故改用鳖甲护阴,鳖甲乃蠕动之物,且能入阴络搜邪。柴胡汤以胁痛、干呕为饮邪所致,故以姜、夏通阳降阴而清饮邪;青蒿鳖甲汤以邪热伤阴,则用知母、天花粉以清热邪而止渴,牡丹皮清少阳血分,桑叶清少阳络中气分。宗古法而变古方者,以邪之偏寒偏热不同也,此叶氏之读古书善用古方,岂他人之死于句下者所可同日语哉!”

本文摘自《外感热病发微》

……以下是广告时间……给大家推荐《外感热病发微》,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扫码购书)

内容简介

发热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本书试图从伤寒、温病学说的传变规律中发现其共同性和普遍性,温病有纵横辨证,同样伤寒亦有纵横辨证,既可六经由表入里横向传变,也可三焦由上至下纵向辨证。此外,书中列举病案以说明临床寒温融合治疗发热性疾病。

作者简介

白长川,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潜心于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善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及各科发热性疾病;尤精于从仲景脾胃学说论治各科慢性疾病,如消化系统常见病及功能性胃肠病,心脑血管病,肾炎肾衰,风湿免疫病,肿瘤热等。

END中医出版好书从不会埋没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外感热病发微》,作者:白长川。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王顺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封面图片来自摄图网正版图片库。小编-,欢迎投稿唠嗑。●热病治疗代表方(上)——伤寒辛温三方●中风急救用这个药,准备好见证奇迹了吗?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治疗不明原因发热医案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