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药
凡以清热解里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热症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本类药物药性寒凉,沉降入里,清热药通过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清热凉血及清虚热等不同作用,使里热得以清解。即《内经》“热者寒之”,《神农本草经》“疗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
清热药主要用治温热病高热烦渴,肺、胃、心、肝等脏腑实热证,湿热泻痢,湿热*疸,温*发斑,痈疮肿*及阴虚发热等里热证。
使用清热药时应辨别热证的虚实。
本类药物药性大多寒凉,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者慎用。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热病伤阴或阴虚津亏者慎用。清热药禁用于阴盛格阳或真寒假热之证。
根据清热药的药性、功效及其主治证的差异,清热药可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药、清热凉血药、清虚热药五类。
清热解*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苦寒,以清热解*为主要作用。主治各种热*证,如疮痈疔疖、丹*、温*发斑、咽喉肿痛、痄腮、热*下痢及虫蛇咬伤、癌肿、烧烫伤等。
本类药物药性寒凉,易伤脾胃,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千里光
本品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干燥地上部分。气微,味苦。以叶多、色绿者为佳。生用。
苦,寒。归肺、肝经。
清热解*,清肝明目,利湿。
1.痈肿疮*
本品苦寒,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消散痈肿作用。用于热*壅聚之痈肿疮*,可单用鲜品,水煎内服并外洗,再将其捣烂外敷患处,或与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等同用;本品清热解*,又可用治水火烫伤及褥疮、下肢溃疡等症。
2.感冒发热
本品苦寒,取其清热解*之功,可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咽痛等症,可单用煎服,或与金银花、连翘等配伍。
3.目赤肿痛
本品苦寒入肝,能清肝明目,治疗风热或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江西民间草药》单用本品煎汤熏洗眼部,或与菊花、夏枯草、桑叶等药配伍。
4.湿热泻痢
本品味苦性寒,具有清利湿热之功。用于大肠湿热,腹痛泄泻,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可单用本品煎服;也可与其他药配伍。
5.皮肤湿疹
本品苦寒,能清热除湿以止痒,用治湿热所致之湿疹湿疮、阴囊湿痒,可煎汁浓缩成膏,涂擦患处。
煎服,15~30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脾胃虚寒者慎服。
8岁
封面
云少
编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