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介绍过隔壁瑶医店那个五岁跟家人采药的大姐,这大姐姓谭,她不常驻店,只是有疑难杂症需要她出手的时候才上来,两天前,她上来看到我又采了一些草药晾在外边,和我聊了一会,临了告诉我有空可以去她家看看,说她家种了不少草药,随便指导一下她,我说你指导这词用词不当,折杀我了,抢了我台词,一定会上门请教的。
当天傍晚,到了她家,刚好她不在,打她电话,说在外边采榕树须根去了,告诉我随便看看,知道她家在这就行,有空再来。她家门口有一点空地,种满了各种草药,大部分都是一些治疗跌打损伤的,如红牛膝、山铁尺、薄荷、人字草、凌霄花、竹叶花椒、灯盏风之类,其中一棵竹叶花椒已经长到近两层楼高,看来已有一定年份了,还有几株五加皮或攀援在围墙上,或攀援在花椒树上,长势很好。这五加皮我这野生的非常少,我采药多年在当地就没见过野生的,平时都是用三加皮替代,没想到在她家竟种了不少。
昨天,谭大姐给我发了一个视频,说她后院也种了好一些草药,只是她老公不喜欢外人来看,平时秘不示人,只能等机会再邀我看了。
药埔一角
这就是所谓的山铁尺,我这叫这名字的草药有几种,都是治疗跌打损伤的好药,这种可能是卫矛科的百齿卫矛,待查,卫矛科的草药我这有几种,都有补肾壮腰、续筋接骨之功,只是认识的人不多。
屋檐下晾了一些修剪下来的竹叶花椒、侧柏。
谭大姐家种的五加皮即五加科的细柱五加,别名南五加皮、五花、小五爪风、五皮风、鸡脚风等,传统多以根皮入药,味辛、苦,性温,入肺、肾二经,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赢弱;跌打损伤;骨折;水肿;脚气;阴下湿痒等,是传统的祛风除湿药。
我这民间则喜欢用五加皮全株治疗跌打损伤,谓其既有消肿止痛,又有祛风除湿之功也,治跌打的方药里需加祛风除湿药效方宏。
五加皮有地方喜欢用其作茶,根泡酒,谓有祛风除湿、壮筋骨、补益肝肾、扶正补虚之功,久服可以延年益寿,以前有五加皮酒,近年似乎不多见了,至于根泡酒谓有扶正补虚之功,《本草新编》有不同的理解,录于下供参考:
《本草新编》:五加皮,味辛而苦,气温而寒,无*。近人多取而酿酒,谓其有利益也,甚则夸大其辞,分青、*、赤、白、黑,配五行立论,服三年可作神仙,真无稽之谈也。此物止利风湿,善消瘀血则真。若言其扶阳起痿,止小便遗沥,去妇人阴痒,绝无一验。而举世宗之,牢不可破,亦从前着书者之误也。余故辨之,使世人毋再惑耳。或问五加皮,举世皆以为补,先生独言非补,世人饮此酒未见有损,何也?曰有其功则言功,有其弊而言弊。五加皮,实有损无益之药,而举世宗之,余所以大声疾呼也。此酒江淮之间最多,然饮之而未见损者,亦有其故。盖江淮地势卑湿,服五加皮之酒以去湿,似乎得宜。若非江淮污下之所,而地处高燥,则燥以益燥,吾日见其损,而不见其益矣。或问东华真人煮石法用五加皮,世为仙经所需。而昔年鲁定公母单服五加皮,以致不死,岂皆不可信耶?曰此皆造酒附会之辞也。五加皮实止除湿,而不能延年,欲藉其轻身耐老,此余之所不敢信也。
相关论述
1.《本经》: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頢,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
2.《《别录》:主男子阴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久服轻身耐老。
3.《药性论》:能破逐恶风血,四肢不遂,贼风伤人,软脚,主多年瘀血在皮肤,治痹湿内不足,主虚羸,小儿三岁不能行。
4.《医林纂要·药性》:坚肾补肝,燥湿行水,活骨疏筋,为治风痹、湿痹良药。
5.《本草求原》:酒浸。治跌打。
《梧州地区中草药》一书对五加皮的介绍,书中验方仅供参考。
细柱五加Eleutherococcusnodiflorus(Dunn)S.Y.Hu。五加科五加属。
落叶灌木,茎直立或攀援,枝无刺或在叶柄基部单生扁平的刺。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掌状复叶,小叶5枚,稀3-4枚,边缘有钝细锯齿,两面无毛或仅沿脉上有锈色绒毛。伞形花序,花多数,*绿色,核果浆果状,扁球形,侧向压扁,成熟时黑色。种子2粒,花期5-7月。果期7-10月。
分布于中国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等地。生长于林缘、路边或灌丛中。
用于风寒湿痹:
五加皮辛散苦燥温通,微甘能补,既善祛风湿,通经脉,又能补肝肾,强筋骨,故凡风寒湿痹、拘挛疼痛,每多用之,兼有肝肾不足者,尤为相宜。如《圣惠方》五加皮酒,用本品一味酒渍服,用治风痹不仁,四肢挛急疼痛。如风寒湿痹,邪气偏盛者,常配羌活、独活、威灵仙等药,以加强祛风散寒除湿之功。如肝肾亏虚而受寒湿所致的腰腿痛,则配杜仲、川断、桑寄生、牛膝、木瓜等药,以补肝肾,强筋骨,祛寒湿。用于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五加皮既能补肝肾,强筋骨,又能活血通络,改善患部血液循环,为治肝肾亏虚、筋骨痿软之要药。症轻者,可单用本品,即有强健筋骨之效;重者可配补益肝肾之品,以增强药力。若由湿热所致之痿頢,脚软不行,可配牛膝、*柏、苍术等药,以清湿热,强筋起痿。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筋骨痿弱而行迟,《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以本品为末饮服之;《活幼全书》五加皮散,更配以牛膝、木瓜为末,米饮调服,则药力更强。
用于体虚羸弱。治虚劳不足:
可取五加皮、枸杞根皮,酿酒饮,方如《千金要方》五加酒。虚甚者,可益入*芪、当归等药,以加强补虚羸之力。
用于跌打损伤,骨折:
五加皮有强筋骨活血脉的作用,故又治跌打劳伤及骨折等证,伤在下肢者尤宜,骨折错位应先整骨复位而后服药。跌扑损伤,常配骨碎补、川续断、威灵仙等药,以活血理伤止痛,方如《外科大成》五加四灵散。
用于水肿,脚气:
五加皮兼能除湿消肿,用治水肿、腹胀,常配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等药,以利水消肿,方如《局方》五皮散;治脚气肿痛,常配木瓜、土茯苓、吴茱萸等药,以利湿解*,消肿止痛。
此外,五加皮外用有燥湿止痒作用,可治阴囊湿痒,皮肤湿疹,或妇人阴痒等证,煎水熏洗或研末敷,可配合*柏、蛇床子、苦参以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1.《本草经集注》:远志为之使。
2.《本草汇言》:配羌、独活,能散风清湿;配四物汤,能活血调血;配牛膝、杜仲,能健强腰肾;配青皮、白芍药,能泻肝气;配熟地*、枸杞子,能补肾精。
3.《得宜本草》:得地骨皮,治虚劳;得丹皮、当归,治妇人血风。
4.《得配本草》:得牛膝、木瓜,治脚痹拘挛。
5.沈文彬《药论》:(治)背拘挛,加苍术、白芷;胸胁疼痛,加枳壳、青皮;头痛必佐以川芎;手痹不无乎肉桂;腰痛而杜仲可加;脚重而牛膝莫舍。
阴虚火旺者慎服。
附方
1.治阴囊水肿:五加皮9克,地骷髅30克。水煎服。(南药《中草药学》)
2.治老伤腰痛:五加皮根、野荞麦根各30克。放童便内浸7日,取出晒干研末,每服6克,日2次,米酒冲服。(《江西草药》)
3.治跌打损伤,青肿疼痛:五加皮、泽兰叶、芋儿七。共捣绒,用酒炒热,包敷患处。(《四川中药志》年)
4.治老人腰痛脚弱,小儿佝偻病:五加皮克,鹿角霜60克,烧酒5oo克。泡10天,去渣过滤,加赤砂糖适量,每日2~3次,适量饮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5.治肾虚腰痛,小儿麻痹后遗症,脚冷,阳痿:五加根皮9~15克。水煎服,或炖猪骨服。(《广西本草选编》)
拍摄地点:昭平
花草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