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槽值(caozhi)
喜欢晒娃的父母有很多。
朋友圈里、短视频网站上,都能看到不少小萌娃在吃饭、睡觉、游戏、大笑或者哭泣。只是有的父母偏不走寻常路。
武汉一位爸爸,带着两岁女儿菲菲模仿某视频里的高难度动作:让女儿拽着自己的手向上翻转一圈。
原视频高难度动作/湖北经视
可是,女儿翻转过程中,爸爸突然失手,菲菲头部着地摔了下来。家人迅速送医,但菲菲脊髓严重受损,严重的四肢运动障碍,连医生也无法预估菲菲能够恢复到什么程度。
01:49自己一时兴起,原本活泼的女儿遭受了无妄之灾。
医生解释菲菲目前状态
逗孩子是很多成年人的习惯
我们总说,人和人交往,一定要有分寸。
可似乎这句话已经被默认是在两个成年人之间,当面对一个孩子时,许多人的分寸感就会瞬间消失。
无论是行为上还是语言上,他们似乎从没意识到,有些逗乐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冒犯。
视频app上逗孩子的方式多种多样
1、有些亲子游戏并不安全
许多父母像这位父亲一样,喜欢和孩子玩游戏,逗孩子开心。
却忽略了,不是每一种游戏,都安全。
黑龙江一对夫妻抱着女儿到小儿骨科,女孩一直抱着胳膊哭个不停,医生检查后才发现女孩桡骨小头半脱位。
“早上我俩领着女儿去她姥姥家,一人牵着女儿的一只手,走着走着女儿想玩‘拔萝卜’,我俩只好配合她,握着她的手,用力向上提拉,把她拔起来。刚一拉,孩子就嚎啕大哭,嚷嚷胳膊疼,紧接着胳膊就抬不起来了。”父亲说。
像“拔萝卜”这样的游戏,十分容易导致孩子的手腕关节和肩关节扭伤或脱臼。
还有的父母喜欢用手托住宝宝,往上抛起,在下落时用双手接住。
这个动作不仅可能损伤抛接人的手,还可能戳伤宝宝。
婴儿脊椎发育尚未完全,如果下落时姿势稍有偏差,极可能会损伤宝宝的脖子,甚至伤及脊椎神经。
“世上悲剧有很多”,比这个事实更可悲的是:很多悲剧,原本可以避免。
2、过于亲近孩子
英国一个叫SiennaDuffield的小女孩,在两岁生日宴上被一个亲戚亲了一口。之后她的嘴唇开始溃烂、脸颊下巴上长出了很多水泡、疮和脓液。
妈妈十分痛苦,女儿的样子就像有人往她脸上泼了硫酸。
她觉得心爱女儿正在被活活吞噬,走在外面,那些异样的眼光也让她感到难过。
医生一开始以为Sienna脸上的只是湿疹,后来才确定,是那位亲戚的吻导致的疱疹。
Sienna妈妈说,女儿每天醒来血都会粘着枕头,到处都是她的血,那些水泡让她又痛又痒,她不能用手碰,只能蹭沙发止痒。
Sienna带血的衣物
幸运的是,经过8个月的治疗,Sienna已经渐渐康复。
而降生只有18天的Mariana却没有这么幸运,她被一位亲戚亲吻后,感染了疱疹病*,随后,病*入侵了她的腮腺,脑部、肺部。
Mariana躺在保温箱里,身上插满了管子。她的呼吸逐渐停止,器官也开始衰竭。
几天后,Mariana离开了人世。
不仅是亲吻,常见的对孩子表达亲昵的捏脸、捏鼻子,都有可能伤害孩子。
婴幼儿的腮腺组织非常脆弱,被大力揉捏时很容易造成撕拉、挤压损伤,不仅有可能导致腮腺炎,还有可能造成腺体机械损伤,流口水多于正常孩子。
3、用“玩笑”伤害孩子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种人往往是被鄙视的。可不顾小孩子感受,开他们的玩笑,却被认为是正常的。
很多人总觉得,孩子还小,不懂那些弯弯绕的心思,就肆无忌惮:
“你妈妈生了弟弟,就不喜欢你了。”
“你是捡来的孩子。”
“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
这些“逗娃金句”,从小到大没少听。还没有判断力的孩子,什么都会当真。
去年有一档网络综艺《放开我北鼻》,让明星嘉宾带孩子。
第二季第一集播出后,林更新的表现被不少网友指责是摧残小朋友。
萌娃家长把孩子小葱花送到指定地点后就放心离开了,林更新送走家长转头来和小葱花交流。
他问小葱花你妈妈呢,小葱花说“妈妈去宾馆了”,林更新张口就是“恐吓”:你妈不要你啦!
刚离开妈妈的小葱花瞬间被戳中泪点,反驳道:不对!
林更新意识到说错话了,连忙开始哄孩子,但后面的节目中,乖巧懂事的小葱花却不愿意跟林更新亲近,时不时就哭着要找妈妈。
她的安全感,完全被那句“你妈不要你了”击碎了。
恐吓孩子,然后看着她们惊慌哭泣哈哈大笑。这种情景并不少见。但这些所谓的“逗娃金句”只会让孩子们恐惧和害怕,失去安全感。甚至可能会对父母产生抵触、愤怒的情绪。
在大人看来无关痛痒的一句话,带给孩子的却可能是一辈子的阴影。
4、乱喂食物会要命
中国每年有近名孩童因为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堵塞导致死亡。
苏州一名7月大的男婴,被外婆托邻居暂时照顾,好心的邻居喂了孩子两瓣橘子,却引发了意外。
医院时已没有生命体征,医生切开气管发现开口处有2个橘子的囊。
囊取了出来,孩子的命却没了。
过年时,江苏一个一岁多的女婴,被亲戚喂下一颗花生米。
花生米不慎呛进气管后,大人拍了拍她的背,也没放在心上。
一周之后,越咳越厉害的孩子就医才发现,花生米已经进入她的肺叶气管,造成了严重的肺气肿。
许多大人都喜欢给小孩喂食物哄他们开心,但小孩食道非常细,稍有不慎容易噎着,需要家长格外留神。
5、强迫孩子表现是病
“过来,跳个舞给大家看看。”
“妈妈花那么多钱让你学钢琴,回家连给大伙表演一下也不成了?”
“唱一个嘛!叔叔阿姨特别想听你唱歌。”
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很多家长会要求有才艺的孩子表演展示,这似乎是中国家长的通病。
一是希望能提升孩子的胆量,增强自信心;二则是为了炫耀自家孩子,满足自我的虚荣心。
其实很多孩子都有自我意识,有的孩子天性害羞,如果被父母强迫展示,这种自我意识会演变成尴尬,久而久之产生羞耻感。
如果孩子躲回房间,有的父母还会给孩子贴上“怂”“胆怯”“不懂事”的标签,“看看别人,怎么就你不能表演呢?”
父母的否定,无疑挫伤孩子的自信。孩子的世界很小,父母觉得小事一件,孩子却很在意。
多少父母不够格
经常有人说,要孩子之前,得先养个宠物,照顾好宠物将来就知道怎么照顾孩子了。
敷衍的态度,让我想起了伊坂幸太郎说的那句:“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很多人自己还是孩子的心智,却过早地承担起了为人父母的责任。
冲动、易怒下,也许会酿成悲剧。
电影《三块广告牌》里,女主的女儿被强奸并焚尸,凶手却逍遥法外。女主租下公路旁的三块废弃的巨型广告牌,在上面涂字,控诉当地警方办事无能。
而在女儿遇害那天,女主和她的女儿有一段最后的对话:
女儿:能不能把车借给我?
女主:不能。
女儿:婊子!
女主:你要是能和我好好说话,不叫我婊子,我就给你打车的钱!
……
女儿:所以你到底要不要把车借给我?
女主:你为什么不走过去呢?
女儿:你知道吗,我会走过去的,你知道吗?我希望我在半路被强奸!
女主:是吗?好,我也希望你在半路被强奸!
一位母亲,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也希望你在半路被强奸。
虽然事后她痛苦、悔恨,但脱口而出的话,已经收不回来了。
年2月,全国某*协委员提出“家长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的建议——*府出经费构建培训教育家长的社会体系;大专院校开设家长教育专业等。
乍一听似乎觉得很好笑,什么时候生个孩子都要受限制了,但很多时候,并不是每一个小孩都那么幸运,拥有合格的父母。
父母对孩子,甚至没有“教育”一说。
有一项美国教育部展开的“早期儿童纵向研究”调查,挑选了2万名幼儿园和小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探究孩子成长的家庭影响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只有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统计学上的相关联系,即“父母是怎样的人”,才能影响孩子的学业表现。而“父母为孩子做了什么”,意义却不大。
也就是说,你本身是什么样,你的孩子就是什么样。
孩子会通过无时不刻的观察来模仿和学习。父母的一举一动,会成为他的标杆。
与其买很多育儿辅导书、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不如自己做一个好榜样。
真正的“合格父母”标准,谁也不知道。
“别人的父母”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是永远企及不到的高度。
只是要尽力做到自己心中的“合格父母”,而不是身为父母,我很抱歉。
做一个有分寸感的人,提醒那些喜欢逗孩子的人,就委婉地给文章点个赞吧。